印度尼西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位于亚洲东南部,北临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南隔海临澳大利亚;东界巴布亚——新几内亚;西隔海临斯里兰卡和印度。印度尼西亚地跨赤道,位于北纬10度至南纬10度之间,70%以上领地位于南半球,因此是亚洲唯一一个南半球国家,因此被称为“赤道上的翡翠”;其东西跨度在5500公里以上。它拥有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无四季分别。北部受北半球季风影响,七、八、九三个月降水量丰富,南部受南半球季风影响,十二月、一月、二月降水量丰富。印度尼西亚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又被叫做“万岛之国”。爪哇岛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岛屿,巴布亚省的查亚峰为全国最高点,苏门答腊的多巴湖为最大湖泊。
印度尼西亚的行政区域划分为27个省区,其中有3个特别行政区(雅加达、亚齐和日惹)和24个省(西爪哇省、中爪哇省、东爪哇省、南苏门答腊省等)。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Jakarta)是东南亚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海港,亦是印度尼西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爪哇省的万隆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三大城市,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与必威betway官网入口建有密切校际交流关系巴查查兰大学(Universitas Padjadjaran)即坐落于此。巴厘岛(巴厘省)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每年被美丽的海景和怡人的气候吸引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印度尼西亚于1945年8月17日宣布独立,并实行总统内阁制度。近年来政治上经历了很大变动,现处于民主改革过渡的时期。其政府一贯执行独立自主、和平、不结盟与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第一届亚非会议即于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现行宪法为“1945年宪法”,规定建国五基为立国基础,人民协商会议为最高权力机构,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印度尼西亚国旗(Sang Merah Putih),别称荣耀红白,是一面由红白两色横带组成的旗帜。红色是勇气的象征,而白色代表纯洁。印度尼西亚国徽图案为一只金色飞鹰,国花为毛茉莉,国歌为《伟大的印度尼西亚》。
占印度尼西亚经济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较大的依次是服务业、制造业和农业等。但在国民就业结构中,农业则是印度尼西亚最多人从事的产业。初期,印度尼西亚通过开发石油和其它资源,实现了粮食自给和生产自立,曾被誉为亚洲四小虎,首都雅加达被誉为下一个台北市。虽在90年代受到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但2000年后经济逐步稳步增长。印尼是发展中国家,经常有印尼劳工出国务工。印尼交通建设十分完善,拥有数座国际机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其铁路网络也十分发达,国际机场也有直航至许多国家。部分城市如雅加达、泗水、万隆等大都市,建设完善。印尼都市十分先进,许多国际厂牌到印尼设厂与开设精品店,也有许多国际知名百货公司(如SOGO、屈臣氏、家乐福等)。印尼是一个中等富裕的国家,其贫富差距与基础建设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
印度尼西亚矿藏资源很丰富,是东南亚地区石油蕴藏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同时,由于良好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地,印度尼西亚各种热带植物四季常青,其中木材是印尼的大宗出口商品项目之一。
印度尼西亚人口约有2.37亿,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国。它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300多个民族。印尼无国教,但规定一定要信仰宗教。其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穆斯林人数约占全国人口的86.9%),这使得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余居民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佛教等。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多部落、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国家,有着淳朴的民俗。印度尼西亚人的民族服装一般为巴迪克上衣和纱笼,并配有色调一致的腰带和披肩。印度尼西亚人的主食为大米,口味喜辣、甜和酸,加上印度尼西亚是举世闻名的香料之国,可见其饭菜风味的别具一格。印度尼西亚人烹调以煎、炸、烤为主。由于印度尼西亚人绝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所以绝大部分居民不吃猪肉,而是吃牛羊肉和鱼虾之类。其传统食物为豆酵饼、凉拌什锦菜、沙爹(烤肉串)以及著名的印尼炒饭。印度尼西亚人至今保留着原始的用手撕、抓饭的食法。由于印度尼西亚盛产咖啡,所以其居民喝咖啡就像中国人喝茶一样普遍。
印度尼西亚有众多的节假日和纪念日,其中有纪念政治、历史事件、英雄人物的节日,如国庆节(8月17日)等;也有各种宗教节日,如伊斯兰教新年、开斋节、吧里印度教的静居日等;也有许多特定的节日,如母亲节、儿童节等;还有民间传统节日,如春节等。2001年8月,宗教部正式公布华人的春节也列为公众假日。
中国同印度尼西亚两国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远在2000年前两国就有了贸易往来。我国明代航海家郑和1405~1433年7下西洋时,多次到爪哇和苏门答腊,加强了同印度尼西亚人民的经济、文化和友好往来,至今传为美谈。16世纪后由于西方势力入侵,双方关系逐渐疏远,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两国友好关系才得以恢复。1950年4月13日为两国建交日。近年来,双方高层互动频繁,两国关系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政治、安全、经济、教育、投资以及能源等方面的合作进展迅速,重要组团交往不断,政治关系日益密切,政党交往方面逐渐增多。当下由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中国同印度尼西亚的经贸发展更是蒸蒸日上。
印度尼西亚的所有地区都通用印尼语,同时在荷兰、菲律宾、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和美国也有许多人使用印尼语。印度尼西亚对印度尼西亚语的官方称呼是“Bahasa Indonesia”,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印尼的语言”。
印度尼西亚语(Bahasa Indonesia)是以廖内方言为基础的一种马来语,属于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印度尼西亚语和马来语可以归为同一种语言,二者仅在正字法上有一些差别,印尼语是印度尼西亚的官方语言,马来语是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的官方语言。它们通行于印尼、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东帝汶等国及菲律宾南部地区和泰国的南部地区。印度尼西亚语十分动听悦耳,又被称为“东方的意大利语”。全世界约有1700万到3000万人将印度尼西亚语作为他们的母语,还有大约1.4亿人将印度尼西亚语作为第二语言,能较熟练的读和说印度尼西亚语。
马来语和印尼语都使用拉丁字母,1972年以前二者正字法差异较大,这是由于1972年以前印尼文拼写系统由荷兰人发明的,而马来文拼写系统则是由英国人开发的。为了能使到印尼语与马来语书面文字达到统一1972年印尼政府推出以马来文拼写系统为标准的精确拼音(Ejaan Yang Disempurnakan)使到现在的印尼语跟马来语拼写非常接近。
同印欧诸语相较,印尼语的语法非常简单。其基本语序为:主语─动词─宾语;形容词、指示代名词及所有格代名词接在名词之后,采用后位修饰法,类如法语。介词为前置词,置于其所修饰之名词前。名词一般不依性、数、格等进行变化,但有时名词以重复的方式构成复数形式。由于印度尼西亚人性格里待人接物都十分尊敬他人,所以在其语法中会出现代名词省略的现象,可以表示出礼貌及尊敬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