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行实践 拨云见日 戴佳晴:在比较教育学中探索“多语种+”的答案

发布者:李卫峰发布时间:2024-03-19浏览次数:10

戴佳晴,必威·BETWAY2020级朝鲜语系本科生,在校期间曾获校“优秀学生”学生称号以及第一届青年创新翻译大赛一等奖,多次获校优秀学生奖学金;曾担任中韩访问年、上海市模拟联合国大会、“语言大白“翻译项目等活动志愿者,积极参与各项公益实践活动,参与雨滴公益社黔心支教队线上线下支教并担任队内财务及线下队队长、上海国峯慈善基金会“西遇·走向西部”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曾于WAI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担任学生研究助理;预推免保研至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

我是个典型的选择困难症和理想主义者,常常陷入“犹豫不决”和“想太多”的困境,在看到学长学姐们多元化的选择与方向时,也免不了有些迷茫与困惑。

但我也清楚地知道,这不能成为不努力的借口。于是三年间,我一直努力地学习韩语与英语,保持较好的成绩,为之后选择“多语种+”复合型道路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这三年,我也一直走在为自己“答疑解惑”,不断寻找答案、认识自己的路上:我尝试过去校外的翻译机构学习交传与同传,接触过新传辅修,之后又自学和旁听语言学的相关课程,再到后来在世界艺术史研究所里实习.....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我逐渐跳出桎梏,以更广阔的视角审视自己,再次思考未来的选择。我始终在想,在众多选择当中我是否能寻找到一个能让我为之一动,让我愿意付出漫长的时光,满怀热情为之奋斗的选项。

很庆幸,我找到了。

与教育最初的结缘,是机缘巧合,也是命中注定。大一时我加入了摄影社,某次我偶然接到了一个任务:为一所中职学校的孩子拍摄记录足球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那个学校的孩子们大多来自于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家庭,在与他们短暂的相处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天真活泼,却更看到了他们身上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懂事和对知识的渴望。这段经历仿佛是一次启蒙,促使我之后加入雨滴公益社的黔心支教队,也引领我逐渐走向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

在黔心支教队线下支教的半个月里,有一个令我印象很深的小朋友。那是一个充满灵气的孩子,眼睛像星星一样亮。我问他他的梦想是什么,他忽闪着眼睛,用稚嫩的声音告诉我,他想要成为一名狙击手,并对着我的镜头摆出拿枪的姿势。他经常给我分享他的故事,从他的家庭、他的过去,到他的所见所闻,甚至是他的“小秘密”。当他说到他的姑姑是世界上对他最好的人,而我和他的姑姑一样好的时候,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我感动于他记得我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好”,也突然意识到即使是短暂的陪伴也能够收获真挚的友谊,传递爱与温暖。

面对面的互动,心与心的交流,天真可爱的笑容,支教途中一幕幕画面在我眼前浮现,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了教育的意义,也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心之所向。

我还记得支教的时候,有一个同队的学姐和我开玩笑说,“小戴老师可以胜任学校里的任何一个岗位。”(注:当时受疫情影响,线下队只有六名队员,我们不仅要承担一些教学和管理任务,又要当保安、当厨师。)那时我愣住了,脑海里不禁闪过一个回答——是的,如果我的努力可以带给孩子们更快乐更充实的童年,我想我愿意去承担任何岗位。

“教育是否是我所寻找的选项?”

“教育工作者仿佛就是那个答案。”

 

明晰内心,扎根教育

回顾整个支教的过程,我切身感受到乡村教育资源的不足,也为我能为乡村教育的改变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而感到骄傲。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我深刻理解了想要讲好一节课的不易,也从孩子们一声声“听懂了”中获得莫大的成就感;在为孩子们拍照,与孩子们的互动中,看着他们蹦蹦跳跳的身影、因获得新知识而欢呼雀跃的样子,我想我找到了那个让我愿意为之付出漫长时光的方向——教育学。

支教一行收获颇丰,在那之后,我并没有停止与支教地孩子们的来往,仍然会在线上为他们开展英语课程,以此来尽量弥补他们英语课程不足的状况。

我在大三上学期还参加了学校的“未来教师领航计划”。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我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素材遴选开发、综合评价设计等课程中,结合课例分析讨论,了解到了许多教学方法和理念。我也在去必威betway官网入口松江外国语学校的教学现场观摩中,体悟到了教学理念在真实教学情境下的灵活运用,也结交到了许多同样热心教育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那之后,我的答案渐渐明晰,我希望未来能充分发挥语言优势,在教育的领域发光发热,因此我选择了比较教育学——这一将教育和小语种有机结合的专业——作为我研究生阶段的方向。

 但是在“未来教师领航计划”与支教中,我更多的是在扮演一个“教师”的角色,更多了解到的是课程教学等教学实践内容,尽管从中获取了大量实践经验,但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科研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也将自己的提升重点转到了科研上来。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

认识到自己在科研上的薄弱后,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开始旁听国际教育学院的《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在课后常常与授课老师徐柱柱老师进行交流,提出一些自己的疑惑。在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严谨、细致和耐心。受益良多的同时,我也认识到教育育人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日后的进步和发展还需要经历漫长的积累与学习。从那时起,我养成了每天定量阅读教育学相关论文的习惯,并将论文信息整理成表格。即使再忙,也为阅读论文腾出至少二十分钟的时间。日复一日的坚持,水滴石穿的努力,我不仅看到了我在科研之路上的微小进步,更增加了我跨专业保研的信心与底气。

从整个大三下保研的历程来看,最忙的应当是夏令营前投简历的时候。我当时一心想着留在江浙沪,并且有些“眼高手低”,于是我投遍了江浙沪所有的985高校,但是颗粒无收。这给我的打击是巨大的,但是我很快调整了心态,在接到本校区域国别研究院的全球教育研究项目的入营通知后,开始全力投入到本校夏令营的准备当中,最后成功拿到了优营。

后来我思考入营接连被拒的原因,我觉得很大程度在于,我报的专业全部都是教育学学硕,这些专业比较看重相关科研,而我的科研经历相对不足。虽然我事先写了一篇与韩国教育相关的教育学论文,但因为是初次尝试,尽管进行了多次修改,论文中还存在很多的漏洞与不足。但在搜集资料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这个专业与我的适配性。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很可能是我本身语种的限制。我投报的大多数院校的教育学(比如华师和浙大)都没有研究韩国教育方向的老师,那么在研究方向不匹配的基础上,就更看重个人的其他条件(绩点排名、科研、相关经历等),而我在绩点排名(夏令营时还是第四名)和科研上都处于弱势,就有很大的几率会被刷掉。

因此,也希望学弟学妹们将我的经历作为前车之鉴:如果确定要报教育学相关的学硕,一定要重视科研并且提高绩点排名。就科研而言,我也还停留在起步和探索的阶段,因此能提供的建议比较少,但大家可以多多参加学校里的大创、挑战杯等项目,争取拿到高名次,比赛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方法。另外,尝试养成每天定期阅读论文等文献资料的习惯(中英文和本专业语种的都可以去看);对于一些重要文献反复精读,并使用表格梳理文章的结构,整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重要内容。大家一开始可能会觉得这有些难,但是日积月累一定会大有收获。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北师大面试的那一天,我是上午最后一个面试,老师们亲切地送了我两个金华酥饼,和我聊天。他们问我,如果一直在南方生活,来到北方会不会不习惯,我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脱口而出:“我想要见到更大的世界。”一个老师大笑着说我有志气。结束面试那天我在宾馆和学校之间来回骑了四次,不知为什么已经有了对结果的预感,嘴角忍不住上扬。混在北京的人流与车流中,我觉得此时的自己快乐而自由。我抬起头,似乎与很多年前的第一次来北京的自己相遇,高中的自己,青涩的自己,期盼着见到更大的世界,体验不同的生活与文化的自己。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在大一开学典礼的明信片上曾写下的对未来的期许——“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在成为更好的自己吗?”我时常这样问自己,也常常在期待着一个肯定的答案。

“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大学这三年的经历告诉我,脚踏实地,辛勤耕耘,相信付出终有收获;要敢于去尝试,去体验,去用排除法,去深度了解一个领域,然后在一次次试错的过程中“认识你自己”——你是什么样的人,又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生,不应自我设限,也不应与他人作比。倘若步履不停,行而不辍,即使走错了路,半途折返、后退甚至是重新来过,都有独属于它的精彩与意义,终有一日,会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