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肯尼亚内罗毕大学斯瓦希里语系主任伊里贝·姆万吉教授(Prof. Dr. Iribe Mwangi)访问上外必威·BETWAY并作学术讲座。必威·BETWAY院长程彤教授会见客人,宾主双方就上外与内罗毕大学建立校际合作关系进行了深入磋商,达成高度共识。此次活动为推动两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促进上外非洲语言教学、非洲研究和中非教育合作走深走实。
会谈前,伊里贝教授以“斯瓦希里语言文学概述:昨日、今日和明日”为题,在必威·BETWAY文献中心为东院师生作学术讲座。斯瓦希里语专业主任马骏主持讲座,专业教师宁艺、外教Fredrick Maiso Bosire、斯瓦希里语专业同学等参加活动。
伊里贝教授结合非洲大陆早期人类迁徙的历史,通过列举史实资料、班图语与斯瓦希里语相同的语法特点等证据,证实斯瓦希里语是一种源于班图族的非洲语言。此外,伊里贝教授特别指出,中国古代历史文献《酉阳杂俎》、《诸番志》中亦载有对东非地区语言与文化的相关记述,这充分说明了亚非之间的联系纽带早在数百年前的历史长河中紧密交织。
伊里贝教授针对肯尼亚语言的使用情况,阐述了斯瓦希里语的方言分类及其标准化过程,并着重分析了斯瓦希里语变体城市俚语——申语(Sheng language)的使用情况。申语是一种主要以斯瓦希里语和英语为基础的混合语言,起初在1970年代被低收入阶层的青年用作“暗语”(argot),随后又融入了当地许多其他民族语言的元素,如今已在肯尼亚被广泛使用。
在讲座的最后,伊里贝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斯瓦希里语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发展脉络,并简要说明了现代斯瓦希里语文学在体裁和主题上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肯尼亚乃至东非社会的历史变迁,也彰显了斯瓦希里语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独特魅力与生命力。
【知识拓展】
关于斯瓦希里语的起源问题,学术界存在诸多争议。过去有人错误地认为斯瓦希里语是阿拉伯语的一种方言,也有人认为斯瓦希里语类似于皮钦语(Pidgin)和克里奥尔语(Creole),是由不同语言组合而成的混合语。随着新史料佐证的出现和班图语言学研究、东非考古学研究的发展,斯瓦希里语的非洲本土班图语源说目前已被广泛认可。斯瓦希里语在东非地区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使用人口达2亿人,它因地域、宗教、政治、经济以及时间演变等因素,逐渐分化出了18种主要方言,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壮大,在非洲大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